每當出入境機場,等待著辦理登機手續時,對於機場週圍的環境也會多了一些關注。
今年在機場發現了一個新的裝置,俗稱 「傻瓜電擊器」,正式名稱為「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」 簡稱(AED,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)的設備在機場大廳及登機門的附近。旅遊出國在外,希望快樂出門平安回家,旅客的健康及意外的防治是要留神的,對於一些救護器材及裝置更加吸引著我的注意。
設置於桃園國際機場內的「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」(AED),在今年9月18日下午3時許,成功地救回旅客生命。 及一位60歲陸籍旅客,在第二航廈登機前心臟病突發,使用AED急救後,及時恢復生命跡象,並後送壢新醫院治療。以上案例多虧了急救裝備的齊全設置,才能及時的挽救民眾可貴的生命。
增設了這些AED急救設備,不但能提升先進國家在公共場所,應有的硬體設備,更能進一步的保障出入民眾的生命安全。相信常去日本的朋友,如果有注意的話都不難發現,在一般大眾經常出入的公共場所,包括車站、寺廟,都已經可以看到它的蹤跡;目前在大阪的關西機場的(AED)自動體外除顫器裝置,機場內共安裝了35台,旅客航廈館內27台、其他場內的轉機飯店、觀覽大廳等處8台。也都顯現出此裝備的實用及重要性。
在許多數據及參考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…等國,搶救瀕臨死亡病患,CPR配合AED使用,可以將急救成功率從5%提高到20%,推估1年可以多救回7百多條人命。
而因患者倒地後四分鐘內進行CPR和八分鐘內施救ACLS(高級心臟救護術),患者救活率更高達百分之四十三,近年來新台北消防救護使用CPR和AED成功救活人數,在救護記錄內更是名列前茅。( 關於CPR 心肺復甦術 有許多人在乎嘴對嘴吹氣,其實緊急時也可以只要按壓胸部就好,每壓30下為一個循環,對於緊急的患者施行CPR是超重要的 )
目前希望除了要更擴展AED裝置到學校、車站、百貨公司及公共場所之外,當然也希望各大傳媒多加宣導,如何正確的使用(AED),及讓一般民眾瞭解,大家是允許及合法的可以用它來對於陌生人的急救。 如此這般集結大眾互相宣導,相信能減少許多悲劇的發生,及促進家庭社會的合諧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