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
俄羅斯芭蕾、馬戲團、地下宮殿

◎ 芭蕾舞

芭蕾起源於義大利,興盛於法國,早期芭蕾舞是禁止女性參與演出的,所有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演員反串,後來才將規定放寬,慢慢地發展成為以女性為主的舞蹈。

俄羅斯的芭蕾舞吸收了

西歐芭蕾舞劇的優點,並結合斯拉夫民族音樂和舞蹈,成為當地居民非常喜愛的舞蹈藝術,因此芭蕾就在俄羅斯傳承下發揚光大,柴可夫斯基是芭蕾歌劇的創作大師,最為耳熟能詳的劇碼有天鵝湖、胡桃鉗和睡美人….等,成為俄羅斯民族遺產中重要的代表。

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成立於1988年,芭蕾舞團第1次的演出是1989年在南韓首都漢城,反而不是在俄羅斯境內,不過他們的首演立刻獲得世界舞壇極高的注目,讓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由國外紅回國內,更進升為俄羅斯最頂尖的芭蕾舞團之一,隨後市立芭蕾舞團曾受邀至比利時、埃及、愛沙尼亞、德國、荷蘭、香港、日本、台灣、英國、美國……等國舉辦巡迴演出。

印象中來台北時,我還特別前往觀賞。舞者的表演非常的傑出,美中不足的是,場地的簡陋及音響的瑕疵,與在莫斯科劇院內觀賞的感覺,真的天壤之別。不知台北市何時才能有個像樣的表演場地 ?

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每次的巡迴演出都相當成功,為她立足於世界舞壇奠定更深的基礎。對於俄羅斯來說,芭蕾舞是祖先遺留下最美最重要的資產,所以每一位舞者無不希望能將這個最能代表俄羅斯的藝術傳承下去,也因如此的精神及嚴格地訓練下,創造出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高品質且獨特的演出。

circus.jpg

◎馬戲團

在全球藝術領域中,俄羅斯的三大藝術瑰寶,即古典芭蕾、歌劇和馬戲。

成立於1880年的俄羅斯莫斯科大馬戲團是世界馬戲發展史上最早的馬戲團之一,至今已有129年的歷史。由於受到當時俄羅斯皇宮和女皇的賞識,因此馬戲團一成立,其規模和多彩多姿的表演藝術立刻就轟動了世界,經過共產主義的洗禮,因為馬戲不像戲劇可衍生一些思想主義,單存為娛樂性質,也因此讓俄羅斯登至世界馬戲發展史上的龍頭地位。

莫斯科大馬戲團的總部和戲院座落在莫斯科市中心的花園大街上,故人們常稱莫斯科大馬戲團為花園街馬戲團或花園馬戲團。有記載顯示,莫斯科大馬戲團自1880年成立以來至今,演出從來未間斷過,今年是該團第128個演出季。

最初的表演是在馬術學校的公共廣場上,19世紀才開始建立專門的馬戲表演場地,為於西北方面對歐洲的窗口: 聖彼德堡,1994年起聚合馬戲團和舞臺藝術,開始招收專業化的馬戲和各種表演的演員,培養新的馬戲人才。因馬戲團表演歷史相當悠久,精彩逗趣的表演內容帶給許多人歡樂的回憶,更是前往遊覽時必然觀賞的表演。

今天,俄羅斯大馬戲應該是現代馬戲表演最高水平的代名詞。的確如此,俄羅斯大馬戲運用技巧和力量的展示,通過演員自身紮實的基本功,和精心馴化的動物表演,讓觀衆有妙趣天成之感,令人嘆為觀止,在充滿興奮、驚奇和幽默感中享受真正的馬戲藝術。

rus01.jpg @地下鐵  SUBWAY 莫斯科地鐵-當你進入到地鐵月台站內,寬廣的設計風格,富麗堂皇的宮殿式石柱雕刻,壁牆上的瓷磚馬賽克,林林總總的歐洲藝術工藝,在這裡可以盡情的觀賞,且每個月台站內皆有著不同的裝飾作品。

地鐵網主要結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狀,其全長為277.9公里,擁有12條線路以及171個車站,其每日的載客流量大約能接待8-9百萬人次。而所有的線路,是按照其開通順序的先後獲得1-12的編號,大多數為地下鐵道,且深入地層,最深的將近也有200公尺,因地鐵於1935年起用,正逢第2次世界大戰初時期,各國關係緊張,應該也有防禦功能的考量而建。 rus02.jpg 莫斯科的地鐵也因為深長,所以電扶梯的速度很快,如果跟一般百貨公司相比,至少快了三倍以上, 來到莫斯科城,不論商務或觀光的旅客,務必要找一個地鐵站進去瞧瞧,時間允許的話,還可以跳上列車,一站一站的觀賞各站的特色,品味截然不同的裝潢藝術,在月台裏,也經常可以遇到街頭藝人,拉著一手好琴,音符間串聯著表達出讓人感傷的情緒。彷彿感嘆著社會時局的變遷,追趕生活的適應腳步。

rus03.jpg 俄羅斯人的表情都很Cool,不是很率直的意思,而是真的很冷漠。當你有機會搭乘電車時,可以感受到,坐在他們旁邊,當下的空氣彷彿變成凝固,且呼吸困難;這感覺不知道是因為列車暖氣放的太大,還是我個人KGB的情報小說看太多的緣故,而產生很大的壓迫感。

可能是北方氣候所造成的自然外表,俄羅斯人的皮膚雪白且嚴肅,這是可以近距離的觀察當地人的好機會。而且各地鐵站宛如皇宮的雕朔藝術建築…,是直得慢慢瀏覽且不用花費太多的好景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