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
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2025

世界博覽會:大阪2025的全新風貌
世界博覽會(World Expo)是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展覽之一。這個盛大的活動,從第一次的舉行至今,已經有超過150年的歷史了,每一次都帶來不同的創新與驚奇。

2025年,這個盛會將會來到日本的大阪,這次的博覽會不僅有許多創新的特色,還會呈現出全新的主題和展覽形式,讓我們來一起探索一下!

先從世界博覽會的歷史,每一屆的舉辦地點和主題都有其獨特的特色,以下是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舉辦地點及特色:
1. 1851年倫敦:第一屆大博覽會
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世界博覽會,舉辦地點是倫敦的「水晶宮」。它不僅展示了當時的工業革命成就,也讓全球對博覽會的形式和規模有了初步的認識。當時,最具震撼力的是展示了從世界各地運來的各種機械設備、工藝品和新技術,這也讓世界各國的商業和文化交流進入了一個新時代。

2. 1867年巴黎:工業革命
法國巴黎舉行,當時的博覽會是為了慶祝法國工業革命的成就,並展示各國在科技、藝術、文化上的發展。這次展覽的亮點是第一次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工藝品、機器和新技術,也讓世界看到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創新。

3. 1967年蒙特婁:科技和未來的預見
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世界博覽會,主題是「人類的進步」。這屆博覽會展示了許多與未來科技有關的創新,其中最著名的展覽之一是加拿大國家館,它的外型是巨大的圓頂,象徵著未來科技的發展。這屆博覽會也首次展示了許多航空航天技術,並讓大眾對太空探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
4. 2000年漢堡:環境與可持續發展
德國漢堡舉辦了名為「人類的未來」的世界博覽會,這次博覽會主題突出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,提出「地球與人類未來的關係」的挑戰。這屆博覽會展示了許多關於環保、可持續能源和綠色建築的創新,特別關注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我們的地球。

大阪萬國博覽會|時間、地點介紹
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(Expo 2025 Osaka),將於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舉行,展期長達184天。舉辦地點則位於大阪灣中的人工島「夢洲」,這座五角形的人工島自1970年代起開始動工至今。

 

作為2025年日本世界博覽會(大阪/關西博覽會)會場的象徵、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的「大屋頂環」,木屋段約2公里的賽道連成一體。是由大阪/關西世博會場館建築師兼設計製作人藤本壯介構想的,內徑長達615公尺,建築面積高達6萬平方公尺,是場館的象徵,代表了場館「多樣性,但又統一」的設計理念,並於2017年開始施工。

該建築採用現代建築方法建造,適用於日本神社和寺廟建築中使用的傳統穿孔接縫。可作為遮擋天氣的舒適居住空間。融合了傳統的日本木造工藝「貫」結構,並使用杉木與柏木建造而成。從大屋頂環的屋頂上,俯視會場內的各個角度,如果向環外看去,可以看到瀨戶內海的自然景觀,傍晚沐浴在夕陽下的風景,及眺覽大阪城的市景魅力。

因日本 2025 年世博會協會是一家公益法人協會,正在努力確保 2025 年大阪世博會和關西世博會的努力不會成為一次性活動,而是為子孫後代留下遺產,並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, 相信在世博會結束後, 該場所也將成為未來的旅遊熱點。